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吉林民族 > 民族理论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融资模式探讨
时间: 2016-06-16 10:31:00 来源: 字体显示:  
                                                        石维刚 吴奕红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建设近年来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多年来受资金不足,技术不精等问题的严重影响,保护与建设工作如负重前行。本文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融资模式的探讨,是在对少数民族族村寨建设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其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然后从融资模式的分类---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等展开论述,最后用成功案例加以分析论证,找出在市场经济日渐活跃的背景下,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即: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同中国城市化建设和民族特色产业开发三者捆绑一起,进行整体推进,实现三者共赢,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身发展的需要。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包括民居保护、建筑投入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系统工程。在这些工作中,村寨经济建设是基础,发展村寨主导产业,壮大村寨经济是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支撑和依托。据资料显示,自2009年到2013年,中央投入⒌1亿元支持特色村寨679个,试点4年中,全国28个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培育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民族风情旅游、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群众收入、巩固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据统计,湖南省有保护价值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约500个,其中进入十二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名录的有250个。多年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单一的依靠中央财政扶持,无疑于杯水车薪,严重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面临着生存性、发展性短缺,以及外部融资制度的制约和内部融资体制的不健全等问题。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围绕村寨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工作,抢抓城乡一体化建设机遇,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强势产业,使村民富裕起来,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才能持续。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果、问题及面临的历史机遇  (一)主要成效:

 

 

 

  一是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存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通过采取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方法,特色村寨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较好传承传承和保护,式微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勃兴起来;二是保护了村寨自然生态,改善了少数民族生活环境。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是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重要内容。到2014年,湖南省试点建设的特色村寨公路入户率达95%,通电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6%,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电话入户率95%;新建了村级卫生室,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新农合”参保率达90%以上;三是建立和发展了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这些结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四是对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保护与发展上取得成功的民族村寨,带动了周边村寨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二)存在问题分析

 

  1.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些民族地区对开展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由于研究制定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工作考虑不周,导致保护和发展的突破口选择不当,措施不科学,整个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2.对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涉及的相关问题研究不够,一些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欠科学。一些地方对村寨保护和发展规划、民居维修和改造方案重视不够,没有请专家参与制定方案,导致规划和方案不细致、不完整、不严谨,缺乏可操作性。

 

   3.部门之间合作不密切。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城建、民族、文化等许多部门工作都与特色村寨建设有关,这些部门各有上级主管单位,各有工作目标,上级对这些部门的工作要求不一,验收标准不同,各部门对特色村寨建设目标的理解也不一样,这些都决定了统一协调工作有相当的难度。

 

   4.群众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参与不够。村民参与不够,社会组织关注和参与不够,严重影响此项工作的推进。主要是贫穷的村民,要他们出钱参加村寨保护和建设是不现实的,只能以投劳、投工的形式参与村寨建设。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村寨保护和发展所需资金以村民自筹为主,政府还需适度补贴。

 

  5.保护和发展的模式、方法单一。各地都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模式和方法,有的地方还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总体来说,目前特色村寨建设的方法还比较单一,有的村寨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保护和发展之路。

 

   6、资金短缺与投资需求的矛盾,保护发展与技术水平的矛盾成为阻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主要问题。

 

  (三)历史机遇

 

  一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正处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城市物质、技术、人才、文化及制度文明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云在“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有关《迫切需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融资机制》的讲话中提到:城乡一体化作为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必然带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快速流动和重新组合,由此催生了巨大的金融新需求。

 

  二是在民族旅游大发展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储备了丰富的资源优势。试点5年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广泛开展,涌现了一大批民居特色突出、产业支撑有力、民族文化浓郁、人居环境优美、民族关系和谐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去年,国家民委组织开展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工作,下发了《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开展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工作意见的通知》(民委发〔2013〕240号),命名并予以挂牌了340个村寨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此次命名挂牌工作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起到重要的示范推动作用。

 

  二、融资模式分类  (一)融资的概念:对融资的定义,在金融学术上有多种解释,其中①《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理解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②融资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这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包括资金的融入(资金的来源)和融出(资金的运用)。狭义的融资只指资金的融入。以下内容笔者依照第二种定义进行分析探讨。

 

 

 

  (二)融资模式分类:根据经费的来源,我们可以把融资模式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种模式:政府主导融资模式、企业主导型融资模式 、民间主导型融资模式、综合型融资模式。

 

  本文主要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政府主导型融资模式、企业主导型融资模式及综合型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三、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府主导融资模式

 

 

 

  政府投融资主体以政府提供的信用为基础,以政策性融

 

  资方式为主,辅之以其他手段进行融资。如: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是“移交——经营——移交”的简称,指政府与投资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后,把已经投产运行的可收益公共设施项目移交给民间投资者经营,凭借该设施在未来若干年内的收益,一次性地从投资者手中融得一笔资金,用于建设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特许经营期满后,投资者再把该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管理。

 

  1、政府投融资模式的缺点主要有:一是对政府财政产生压力,受政府财力和能提供的信用程度限制,融资能力不足;二是不利于企业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制,施行法人治理结构。三是不利于平等竞争市场秩序的建立。因为国有企业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中政府手里的重要工具,而国有企业不仅活动在公益事业、自然垄断行业中,且广泛活动在竞争性行业中,这就极大地缩小了非国有经济活动的空间,民间资本很难与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一决高下, 难以建立起良性的市场秩序。

 

   2、政府主导型融资模式可行性分析:型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核心在于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三位一体”,全部由政府或政府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包揽,是单一的国有所有制经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体现。其优点是:

 

   ①能依托政府财政和良好的信用,快速筹措到资金,操作简便,融资速度快,可靠性大。

 

  ②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主导型政府”或“强势政府”,在政治动员、力量整合、 政策推进等方面具有其他经济主体难以企及的权威。中国政府集中掌握着大量国有土地、金融资源和自然资源,在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资源动员和干预能力,短期内就可以达成政府希望达成的任何目标。这种优势,既是其他经济制度难以企及的,也是中国30多年来取得令世界瞩目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政府可以创造经济发展的环境。推动经济增长对于中国很多地区来说,完全靠市场经济自发地成长起来优越的投资环境,是非常困难的,有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制约,几乎就不可能,但在地方政府的强力作用下, 却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走出政府驱动的模式,地方政府与国企依然是中国市场上最重要的参与主体。

 

  (二)企业主导型融资模式

 

  企业主导型融资模式是指企业以获取赢利为目的,依据企业信用或项目收益为基础,以商业贷款、发行债券股票等商业化融资为手段筹集资金并加以运用的金融活动。非国有独资的公司制企业是市场化投融资的主体。如:BOT融资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

 

  1、企业主导型融资模式缺点主要有:一是融资速度慢,融资量越大操作程序越复杂;二是企业信用融资受企业信用程度所限,融资能力不确定;项目融资往往都是针对大型建设项目,需要政府大量的政策支持才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稳定现金流,形成相应的融资能力;三是可靠性相对较差,操作环节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融资计划失败。

 

   2、BOT融资模式可行性分析:一是BOT融资不构成政府外债,可以提高政府的信用,政府也不必为偿还债务而苦恼,减少项目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影响,使政府能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上马一些基建项目。二是政府可以集中资源,对那些不被投资者看好但又对地方政府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进行投资。三是把私营企业中的效率引入公用项目,可以极大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政府也将全部项目风险转移给了私营发起人。四是吸引外国投资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地方的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BOT投资方式主要用于建设收费公路、发电厂、铁路、废水处理设施和城市地铁等基础设施项目。

 

  (三)综合主导型融资模式

 

  即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多层次主导型融资模式,举例:

 

  1、TBT融资模式 最新出现的一种将TOT与BOT项目融资模式结合起来,但以BOT为主的融资模式。在TBT模式中,TOT的实施是辅助性的,采用它主要是为了促成 BOT。TBT有两种方式:一是公营机构通过TOT方式有偿转让已建设施的经营权,融得资金后将这笔资金入股BOT项目公司,参与新建BOT项目的建设与经营,直至最后收回经营权。二是无偿转让,即公营机构将已建设施的经营权以TOT方式无偿转让给投资者,但条件是与 BOT项目公司按一个递增的比例分享拟建项目建成后的经营收益。长期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资金短缺与投资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TOT方式为缓解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需矛盾找到一条现实出路,可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2、PPP融资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服务等达成的合作安排,这种安排通常是在风险共享、分担融资的情况下达到最合理的成本控制。PPP方式在全球公共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产品服务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采用PPP方式不仅是在投资结构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这种与我国目前的融资方式相比,能带来其他的效益,如:引进新的专业技术、提高服务质量或水平、获得项目创新的机会、降低项目成本等。因此,目前各国政府都广泛采用结合本国国情的PPP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该模式下,鼓励私人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3、多元化融资模式可行性分析:

 

  以上模式的综合性服务,形成融资模式多元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更是大势所趋。201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保障政府投入,加强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促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8次提及融资问题,其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因此,融资机制的改革创新,为政府、企业、民间等各类投资主体营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可行性还处于探讨阶段,融资模式的选择,不能完全照搬其他融资模式,而应结合中国制度背景和村寨自身情况来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分阶段选择过渡模式和目标模式。

 

  四、成功案例:花垣边城隘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位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属湘西四大名镇之一,历史悠久,景色秀丽,民风纯朴,文脉深远,是典型的汉、苗、土家族杂居小镇。隘门村为边城茶峒镇腹地,与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和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隔河相望,沿河的吊脚楼古朴典雅,村寨四周风光迤逦,是边城茶峒古镇旅游中心。

 

   花垣县紧跟城市化建设进程,以张(家界)花(垣)、吉(首)茶(峒)高速开通为契机,建立政府主导型的集“融资、融智、融才、融技”为一体的旅游开发融资体系。近年来,该县借鉴凤凰古城“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的运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市场环境,广泛吸引外来投资、民间资本、银行贷款等投入旅游开发建设,保障边城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逐步形成多层次投入格局,不断扩大全社会投资办旅游的效应。同时又抓住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大胆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区域合作,联手打造大武陵山文化旅游圈,实现区域内外资源共享、线路对接、市场互接、客源互送、效益双赢、共同发展的“强强联合”,大力拓展客源市场。

 

  2012年,花垣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湘西边城风情小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此机遇下,花垣县建立以政府主导,湘西边城风情小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的融资模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湘西边城风情小镇旅游项目。此项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山水古镇、风情小镇、文化小镇、休闲小镇”的总体定位,在政府主导、政策引导下,发挥整体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指导性作用,整合现有资源,坚持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着力打造以边城古镇为重点的核心景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停车位、客服中心建筑、古民居抢救性保护与修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缮、栈道及沿湖景观、古镇建筑修复、古建筑修复、刘邓大军渡江指挥部工程等。项目总投资4500万美元,经专家对该项目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新增营业收入760万美元,实现利润440万美元,10年完成投资回收。

 

  湘西边城风情小镇旅游开发项目,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振奋民族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以有及拉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石维刚 吴奕红)

 

  参考文献:  1、《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段超,中南民族大学教授 。 

 

 

 

  2、《中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分析》2013年第1期. 韩琪。

 

  3、《 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研究 》张湧 ,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4、《论中国市场型融资模式的选择》徐宝林,金融系助理教授经济学博士。

 

  5、花垣县民族局内部资料。

 

  (作者单位:花垣县民族事务局)

 

 

(责任编辑: 省民委安东梅) 
   
吉林省宗教网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吉林省宗教事务局
主办地址: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编:130051